1充电宝也可能会发生爆炸
8月12日22时50分许,天津滨海新区瑞海物流危化品堆垛发生火灾,引发剧烈爆炸,附近多个小区受损。据目击群众称,爆炸引发的火球高达20多层楼,并伴随巨大响声、烟尘,许多居民家里房屋门窗被震碎。事故发生后,救援单位迅速进入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展开救援活动,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救人英雄,让我们向英雄们致敬,为烈士和遇难者们默哀。
早上进地铁站的时候,看到地铁站内墙壁上电视内不断滚动播放的宣传图文,其中有一条内容是车站提醒乘客们小心使用移动电源,再联想到天津码头爆炸事件,提醒一下大家,就是这个小小的移动电源,也极有可能会成为爆炸源。
移动电源,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备电工具,因小巧便携的特性,受到出行用户们的青睐。移动电源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是因何造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爆炸时有发生 危险藏在不经意间
随着大批高性能、大屏幕的智能手机热销,手机电池技术却迟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类似苹果手机的不可拆卸电池设计、手机整体便携性要求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电池需要一天一充成为普遍现象,严重制约手机续航能力,这些客观原因直接导致移动电源迅速膨胀成一个规模数十亿元的市场,大批厂商纷纷崛起,甚至有一些实力雄厚的知名大厂也跨行转投到移动电源市场上来,例如小米、魅族、三星等等。
网友晒出的小米移动电源爆炸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厂商林立,但是至今没有一个行业国标来管控、引导行业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大批虚假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低价劣质产品横行于市,频频出现容量不足、电流电压不稳、短路、烧坏设备甚至爆炸的事故,严重影响到了用户的使用安全。
移动电源行业发展到现在,一路上毁誉参半,随着各类安全事故的曝光,移动电源的安全问题引起关注,未来的移动电源市场,产品安全必然是用户们需要考虑的首位因素。
3质量安全 电芯是重中之重
现在,移动电源的使用率很高,普及面比较广,尤其是苹果设备用户,一体式电池不能摘下来更换,很多人都是一天一充,所以大家在外出时都会配备一个移动电源作为备电工具,一方面是因为移动电源可以为设备提供方便的续航支持;另一方面,移动电源的价格的确不高,大家都舍得花费少量的钱来买这份“方便”!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移动电源虽小,但是一旦发生问题,给用户造成的伤害却一点都不少。
移动电源上发生自燃、爆炸等事故的元器件,基本上都是电芯,移动电源要想在安全上取得更大突破,首先必须在电芯上下功夫。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移动电源产品,内部使用的大多为锂离子电芯,而锂离子电芯通常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见的圆柱型锂电芯,从型号上区分,有18650电芯、26650电芯等;一类是软包锂离子电芯,也就是一些厂商声称的“聚合物电芯”,其实软包锂离子电芯的外观跟聚合物电芯很相似,区别主要在于内部的填充物和正负极材料。
我们以常见的18650电芯为例,目前业界知名度和质量比较好的大部分都是三星、索尼等国外品牌,国内品牌通常都是名声不显,当然,其中也是有一些很不错的电芯品牌,安全性和耐用性都比较不错。通常,18650电芯发生安全问题的,都是小作坊、黑心厂商的产品,他们为了获取最大利润,选择使用二手电芯、拆机电芯,有一些电芯的泄压阀都是破损的,如果长时间充放电,电芯因外部温度过高或者短路等原因导致内部压力过大时,泄压阀不能及时弹出泄压,就会造成电芯爆炸。
而软包锂离子电芯,虽然没有金属外壳和泄压阀的烦恼,但是如果生产工艺不过关,使用过程中发生短路、过流过压、表皮破损等情况时,也是会发生冒烟、燃烧等危险的,而且电芯燃烧时会迅速释放很大的热量,燃烧速度非常剧烈,消费者们来不及反应就会受到烧伤。
4如何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上面文章中,我们看了很多关于移动电源爆炸的案例,其实相对于庞大的使用者群体来说,发生这类严重安全事故的毕竟是少数,只要我们平时可以正确使用移动电源,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类似安全事故发生的。
1、买大品牌,买正品行货,不要贪图小便宜,因为你无法判断那款远低于市场价的产品内部用的是什么部件,兴许就是“三无”电芯;
2、携带或使用时要考虑到散热问题,边充边放的使用模式会加剧内部发热,也不要在移动电源表面覆盖衣物等物品,如果内部热量堆积过高,会影响各部分原件的使用寿命;
人为短路的携带方式很危险
3、不要为了携带方便将充电线的两端同时连接在移动电源的充电、放电两个接口上,有可能引发短路;
4、给移动电源充电时间不宜过久,充电时需要有人看护,充满后及时取下,其电芯不具备记忆效应,随时都可以为其充电。
5、不要使用因摔落、挤压等外力作用而损坏或者变形的移动电源,内部的电芯或者电路板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
总结:在看待移动电源安全性的问题上,大家完全不必要“谈虎色变”,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使用的方法,移动电源带给我们的便利要远大于其危险的一面。选择大品牌,采取正确的使用和存放方法,移动电源就可以成为大家身边的备电好帮手!
推荐经销商